常见问题 首页 / 资讯中心 / 常见问题
- 为什么打印效果与想象中有色差?
- 2019-08-20 17:17:27
-
很多广告快印新手都会遇到打印效果与想象中有色差的情况,为什么打印出来的颜色和电脑上的颜色不一样呢?
影响色差的问题
机身问题:想要最快效率的打印出客户需求的效果,打印机本身性能是打印机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机器采用的喷头打印精度越高打印出来的效果就越逼真,就越少出现打印效果与实际要求效果出现差距的情况。
图片问题:在打印前请检查photoshop里面那个图的模式是RGB还是CMYK,用打印机出图时要把图的模式改成CMYK。打印机操作人员在打印之前,最好先进行样板测试,直到达到理想效果后,再进行正式打印。这样既可以节省材料,也能在最短的时间打印出让客户满意的产品效果。
墨水问题:打印墨水的好坏是直接体现最终效果的关键,如果UV打印机采用的墨水质量过差,就很难打印出客户需求的效果。最好的选择就是使用打印机厂家推荐的专用墨水,这样可以省去很多麻烦的同时,也减少了打印效果出现差距情况的出现。
其他问题:颜色失真还与电脑颜色管理,显示屏分辨率、打印机分辨率以及打印介质有关。快印客表示,打印之前,还要检查写真机喷头有没有断墨现象和大墨瓶是不是缺墨;检查是否设为省墨方式或恢复打印。
以上基本是造成色差的主要原因,其实在实际制作中达到成品与设计稿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最大程度的接近,那么如果实现最大程度的接近,将色差问题降到最低呢?
其实除了色差,在设计中还有很多问题会影响后期图像的合成,以上只是最常见的色差方面,在打印过程中还需要设计师不断加强钻研学习,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来给客户呈现出更完美的作品。
打印效果与想象中有色差如何解决呢?
1、设计师尽量减少撞色效果,避免大量暗深色调。
2、设计公司与制作公司尽量能使用同一版本的设计软件,最好使用CDR软件。
3、尽可能使用高品质显示器或看稿时尽量使用设计师用的显示器。
- 导致色彩失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2019-03-12 09:00:46
-
在印刷的颜色上都有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在现在印刷客户群体中,他们对色彩的要求日趋苛刻,为了更好的印刷服务,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导致色彩失真的主要因素以及失真的辨别方法。
一、导致色彩失真的主要因素
1、色彩还原处理引起色彩失真
现代印刷通常使用C、M、Y、K四色油墨再现色彩,由于油墨本身存在纯度问题,因而印刷叠印时也会产生色彩失真。
2、分色处理引起色彩失真
印刷通常使用C、M、Y、K四色油墨复制色彩,而数字采集设备采集到计算机的图像信息通常是R、G、B信息,因而在印刷制版之前需要将图像信息转换成C、M、Y、K模式,即分色处理。所谓“分色”就是将图像每个像素的色彩信息(一般是R、G、B颜色信息)分解转换成适合印刷C、M、Y、K模式的色彩信息。在分色过程中会引起颜色信息丢失。在分色时,只有根据油墨、纸张等印刷适性,正确设置分色参数(如设定网点扩大值、灰平衡参数、黑版阶调等),才可能输出高质量的分色片,尽可能减少颜色信息的丢失。
3、原稿存在色彩失真
印刷图像原稿大多是通过摄影手段得到的。对于照片原稿,除了在拍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色彩失真外,由于色彩是通过色料等呈色材料再现的,而呈色材料很容易发生色衰减,因而也可能引起照片色彩的失真。另外,随着数码相机的不断普及,数字图像原稿越来越多,而数码相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大大提高,由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差,拍摄出来的图像容易出现画面暗淡、图像模糊等问题,造成原稿色彩失真。
4、扫描处理引起色彩失真
照片原稿的图像密度是连续的,需要将图像信息采集到计算机中。在利用扫描设备扫描图像时,需要把图像分割成不连续的像素点,逐点逐行采集原稿上每个像素点的R、G、B信息。在扫描过程中,会引起像素点颜色信息的丢失,而图像处理都是以所采集的图像信息为基础,所有关于色彩的操作也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并不能增加图像的颜色信息。因此,对于照片原稿来说,扫描是图像处理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操作不当就会引起图像色彩失真。
二、如何辨别色彩失真
对色彩失真的主要因素有了了解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何发现色彩失真才是关键。
1.第一印象基准法
人的眼睛对色彩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对于色彩轻微失真的图像,反复观察会减弱识别的能力。因此,在判断是否存在色彩失真时,利用第一眼的印象来排除人眼颜色视觉的局限性是发现色彩失真的重要方法。
2.中性色基准法
生活中有许多中性色彩,如黑色、白色、灰色等,它们是缤纷世界中颜色的零点,我们可以作为辨别色彩失真的基点。
3.肤色基准法
皮肤的颜色是人们最熟悉的色彩,凡是人物图像,尤其是以人物肖像为主的画面,都可以根据皮肤的颜色作为辨别色彩失真的依据。无论黄皮肤、白皮肤或黑皮肤,其肤色都有一个规律,那就是都是血色。即:黄中有红、白里透红或黑中泛红,如果图像中人物肤色偏黄就会给人产生病态的感觉。在正常情况下,即使图像中人物皮肤的颜色真的偏黄,在彩色校正时也要调整为血色,即黄中有红。
在印刷操作中,对失真的主要因素和辨别方法若熟练掌握,那么在印刷的色彩上就能很好的把握,顺利的达到客户心目中完整的效果。因此,对印刷颜色的失真把握我们是不容忽视的。
- 喷墨打印机 “喷头”堵塞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 2019-03-12 09:00:16
-
喷墨打印机主流系统采用的是随机式喷墨技术,主要分微压电式和热气泡式两类。
一种利于油墨瞬间干燥以便承印物快速上色的打印设备,所印物色彩清晰度可达1440dpi。
微压电式喷墨打印机喷头的构造相信大家应该不陌生,以喷嘴朝右的方向,一个完整的喷头主要由“压电陶瓷-驱动电源-震动隔膜-陶瓷基板-墨水腔-喷嘴面板-喷嘴”组成。如果喷头发生堵塞,就需要从这些部件入手查找原因。
(1)压电陶瓷损坏
喷墨机正常工作时,压电陶瓷板会产生弯曲使墨水腔产生压力喷出墨滴。压电陶瓷板如果损坏,墨水腔缺少挤压力墨水就无法被喷出。
压电陶瓷板损坏多数情况是印量长期过大造成的,正常压电陶瓷板的寿命在1~2年,如果造成疲劳性损坏,寿命就会成倍缩短。因此建议控制印量,按量分批次打印。
(2) 驱动电路故障
驱动电源中的偏转电极能够引导油墨朝准确的方向甩出,如果电极不起作用,喷墨就很难连续流畅。
驱动电路故障并不是经常发生,但如果清洗墨盒的时候不小心把水滴入或者频繁更换墨水时没保护好喷头,电路板一旦受潮喷嘴就容易被烧。
(3) 油墨黏度不合理
墨车中的多色油墨会按顺序进入同一墨水腔,如果油墨黏性不一致或黏性过高,油墨就不易流动。如果高黏性油墨干燥后吸附在墨水腔管壁上,就会导致墨水腔空间变小不易出墨。
当然,如果油墨黏度过低,墨水腔就会容易混入空气,受压喷出的墨也很难连续流畅。因此建议在打印前将油墨放置墨盒的低温环境下至少24h以上,待油墨黏性自动调和稳定后方可正常工作。
(4) 喷嘴阻塞
喷嘴上有很多喷孔,喷孔阻塞时喷头堵住最常见的原因。一定时间后,喷头喷出的油墨挥发析出的固体物质附着在喷孔外,就会影响出墨。这种情况处理方法比较简单,定期用沾清水的海绵擦拭喷孔即可。